自管小区难题待解 只靠奉献恐难久治
浏览:8718次 时间:2012年12月26日
自管小区难题待解 只靠奉献恐难久治
每当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矛盾激化的时候,常听到一个声音:炒掉物业。但是,炒掉物业后下一步怎么办?自管为业主们提供了一种继续管理的可能性。目前,我市共有封闭小区85个,其中自管小区不到10家。
2009年建工家园被物业公司弃管,之后居民开始自治管理。顺城区长春街道宏光社区书记张春艳还记得2009年4月开始成立自治委员会那天下着小雨。6个单元、100多户代表连着开了好几次会,一个单元选出3个代表,成立了自治管理委员会。物业费从原来的每平方米每月1元钱变成了0.8元,之后又降到0.6元,这是所用水、电、卫生、保安的费用。
居民王凤民被大家一致推选为自治委员会会长,自治委员会成员是没有工资的。相反,有时候有了急用,王凤民要随时拿出资金垫付。居民对他的评价是,事情办得好,而且看得懂图纸。看得懂图纸的好处是当发生维修问题时,王凤民可以很快判断出是哪出现了问题并能及时维修。目前,建工家园仍是自治管理模式,而且也一直运行稳定。但是,张春艳担心,如果王凤民不干了,是否还能找到第二个像他一样的人来,毕竟这份工作既辛苦,又容易费力不讨好,而且没有报酬。
2002年成功家园入户,2005年该小区被物业公司弃管,此后开始进行自管。同年,在楼院党支部书记赵凤珍的组织下成立自治委员会,每个单元出一名居民代表共20人。但等到确定自治委员会成员的时候,只来了15个人。谁来当主任也成了难题之一,最后由于谁也不愿意当这个主任,而采用了轮流坐庄的方式,自治委员会成员每人当两天主任,每天的劳务费是10元钱。
第一步建章立制。为此自治委员会成员还查了《民法通则》,写出一份《居民须知》,细到养狗、修路、绿化、通下水等。每月业主只交15元费用,这笔资金除了用于小区日常的费用外,还雇用了2个门卫、3个卫生清洁员。虽说没有定下来一个固定的自治委员会主任,但赵凤珍还是因为业主的信任而成了实际的领导者。赵凤珍感慨地说:“肯定不能接下一任了,这几年体力也大不如前,再加上工作辛苦,有些力不从心了。”
自管小区在管理之初常常会得到业主们的一致认可,自己小区的人来管理自己小区的事儿,会被认为没有私心,会为业主们带来更大的实惠与好处。但是,由于收取的物业费用往往远低于小区物业管理的实际需要,在做平时日常维护时问题还不会太明显,但是,一旦出现重大维修的情况则缺乏资金来源。另一方面,自治委员会成员大部分是无薪酬工作,初期源于对原有物业公司的不满还能够坚持,但是长此以往,很难坚持到底,也成为自管小区的一个问题。
小区物业管理,关系千家万户,可以说,物业管理得好已经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之一。虽然小区物业管理目前还有不少难题等待破解,但通过地方政府、房产管理部门、物业公司和业主们等各方努力,我市已经进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物业管理探索,并且在一些小区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希望这些新探索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。